火人节:2023年火人节奇遇记
传统文化 2023-10-16 11:21www.1681989.cn传统文化
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是一年一度火人节开始的日子。来自全球各地成千上万的“火人们”奔赴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进行为期8天的艺术创造和另类生活。
“与有趣的人在有趣的地方做有趣的事”,“科学界定了自己,但并不排斥他人”,高山书院的追求与火人节自由探索、畅快不羁的精神高度一致。于是今年的“火人节”,高山书院一支同学小分队提前“探路”去了。
前方发来了第一手热乎乎的“快讯”,以下,请跟随“探路者”的第一视角,见仁见智,全方面了解传说中的“火人节”及其“理想与自由”的哲学精神~
沙尘中高山同学神采奕奕的合影
12023年8月27日-9月4日,一年一度的火人节(Burning Man)在美国内华达州的荒漠上举办。我有幸和朋友们一起全程参与了这一届的火人节。由于在沙漠里生活,七天没有澡洗,吃喝要自己准备。但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吸引了全世界8万人聚在一起,共同搭建了一个极致自由主义的乌托邦。
火人节的设施条件很“落后”,你需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但它的社会形态是高度“文明”的。我一度认为,这可能是我们可预见的,人类社会终极状态共产共享+高度自由。
每个人对火人节的感受都不一样有些人说火人节是性自由,是狂欢,是堕落。但有也有人认为它很治愈、很温馨、很感人。我曾经去过不少于30个国家,美国也曾去过不计其数次。但我从没见过任何一个地方有火人节这样的“社会体系”和“文化氛围”。我们一起同行的伙伴在离开沙漠,回到所谓的“现代社会”时都会唏嘘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的火人节尤其魔幻。因为从9月1日开始,黑石沙漠里连续下了几场罕见的暴雨,原本细粉的沙变成像水泥一样,人们被困在这里寸步难行。
很多国内的媒体把火人节描述成了“逃难节”。确实,黑石营地经过暴雨后很湿很冷,车子被陷入泥地里无法进出,有些营帐也出现了物资紧张的问题。
我的回国返程机票是9月4日,我们当机立断把不要的行李烧掉,通过徒步“逃难”出去。在路途上,我们遇到了不少好心人,在公路上搭了不少顺风车,也给我们了一些补给,最终才得以赶回到旧金山转机回国。
当“乌托邦”被现实问题当头浇了一壶冷水的时候,才是验证真实人性的时刻。但在火人节,在灾难降临时,我看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保持乐观、互帮互助、活在当下,及对自由的尊重!
如果有一个此生必去体验的旅行清单,那么火人节绝对可以排行前十。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一些视听之娱,未来有机会一起成为Burners(火人节参与者,或“火友”),感受世界大同的美好,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更显得尤其珍贵!
01
火人节是什么
火人节位于黑石沙漠上的黑石城(Black Rock City)。每年8月底到9月初,全世界各地的火友,会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搭建一个远离现实的“社会”让人叹为观止的临时“泡泡城邦”(bubble kingdom)。
在火人节的“泡泡”里,没有政府,没有宗教,而且杜绝一切商业。国内有很多媒体把火人节称作为当代的伍德斯托克(Woodstock Music Festival),但其实不然。
火人节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音乐只是它其中的一个元素,而非核心。就像约翰•列侬在《Imagine》那首歌里唱的那样,“Imagine there i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这是来自美国60年代反战时期的一首歌,能够很好地阐述黑石沙漠上这个小社会的核心理念。
有人说,它可能是世界上最自由和平等的地方,一个可能我们在有生之年都无法等到的“未来社会形态”。
在这里,所有参与者会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与人交往。每个人都可以完全自由地表达自己、放纵享乐,且不受到传统社会道德体系的约束。所有的人种、性别、价值取向都是被接受、被包容的。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条件下,一切都是被允许的。你想在公共场合或大街上全裸?完全不以为奇。
Naked Ride。今年有3000+人参加,我和同行小伙伴也有尝试
在火人节很容易遇到明星,据说今年Elon Musk也来了。我们Camp有个小伙伴在“大澡堂”里看到Snoop Dogg,当时全场沸腾。国内的互联网大佬也很喜欢这里,今年我知道的就有小红书的创始人毛文超,携程的创始人梁建章等。
火人节的Playa(大空地)上会有很多大型艺术雕塑,其中以木质的“火人”和“神庙”最为标志性。在这里的七天,艺术雕塑旁边会有很多人在这里彻夜狂欢,庆祝它们的“末日”。庆祝完之后,这些艺术雕塑会被挨个烧掉。在两天(9月2日和9月3日),火人(The Man)和神庙(The Temple) 也会被烧掉。
但区别在于烧艺术雕塑(包括火人在内)的时候是狂欢,但烧神庙的时候几万人在一起却异常的安静。有很多人会把自己死去的家人、朋友、宠物的照片贴在神庙里面。他们认为当神庙被烧掉的时候,火能把它们和神庙一起带到极乐世界。很多往届的小伙伴告诉我说烧神庙是一个非常触及灵魂(Spiritual)的体验,但可惜这个的天灾让我不幸没能亲身体验。
烧完神庙后,也预示着火人节的结束。整个黑石城会在三天内消失得干干净净,所有的垃圾会被火友们自己带走。
之后志愿者会用耙子把黑石城全部刮一遍,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就像佛教里所说的一切皆是“昙花一现”。
02
黑石城初体验
进入黑石城,要有邀请函(你也可以理解为门票)。由于火人节背后的“官方组织”是非营利性机构,他们只接受捐赠,而且需要提前预定Campsite,所以你不能直接到黑石城门口买票进入。涉及到如何购票选营地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里篇幅有限我先不展开。
由于火人节营地黑石城在沙漠里,所以车子接近黑石城后,要求时速降到每小时10英里内,以免扬起的沙尘会影响居民。在黑石城里面,普通的汽车或房车一旦扎营地后就不允许再开上马路了。所以大家普遍的交通工具是走路或骑自行车。这样火友们在黑石城闲逛的时候,体验会更好。
Playa上的日出
黑石城很大,如果你光看营地地图(下图)是完全感受不到它的庞大的。黑石城分为三个区域City(黑石城/营地)、Playa(中间荒漠区)和Deep Playa(越过神庙再往远处的沙漠地带)。营地有一个独特的坐标体系,初次来的小伙伴经常容易搞错方向。这个坐标体系是按照“钟表方向”和“字母排序的街道”共同构成的。比如说我们的营区就在“8点15分”和“G街道”的交汇处(下图中橙色圆点)。
在营区内,如果跨越“两个小时以上”就尽量不要走路了。比如从8点方向走到3点方向,步行差不多要1~1.5小时,即便骑自行车也要25分钟左右。
除了自行车,你也可以选择单轮平衡车,或搭乘艺术车(这些艺术车都是不同主题营帐的火友们自制的)。有一部分艺术车可以载乘客,招手即可随上随下;有些艺术车本身就是个移动的夜店(night club),车上有自己DJ的,你可以边蹦迪边去你要去的地方。艺术车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司机也是随性开的。他们有时甚至会给你带到deep playa,在那儿可以蹦沙漠野迪。不过走回来要很久......有那种我们说“看山跑死马”的感觉。火人节过往出现过一些喝了大酒或磕了药躺在Playa里被冻死的个案。
穿梭在营地里的艺术车,千奇百怪什么样子的都有
营地里几乎所有营帐都是对外24小时开放的。你要是困了累了或迷路了,可以走进任何一个营帐里,在里面混吃混喝,甚至躺着睡一晚上第二天再回家都行。不过要过夜的话,最好背一个睡袋出去,因为沙漠白天晚上温差大,即便是夏天晚上都会很冷(有时会到0°左右)。
我们的营帐Elsehere,正在晚霞中烧烤
03
Gifting文化
Gifting(赠予)是火人节的核心精神之一。它代表着不求回报,不求交换的给予。你的收获就是从给予中获得快乐。
在火人节,所有的营帐都要愿意随时接纳别人,并且为陌生人提供免费的服务。Gifting背后不允许有商业的目的,即便是品牌露出也不行(因为这也代表一定的利益交换)。主办方将会把违反公约的营帐或个人驱逐出营地。
进入火人节成为火友,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这代表你既是Receiver(接受者),也是Giver(给予者)。我们的营帐大都是中国来的小伙伴,所以给大家带来的分享礼物是“中国酒品尝”。从传统的茅台、五粮液、二锅头,到新生代的江小白、梅见、白酒鸡尾等,让世界各地的火友们都来品尝。遇到聊得来的,我们会直接送一瓶给他们带回去。
中国酒分享。在火人节是相当受欢迎的。不过如果按严格的要求,酒上的商标都应该拿胶布贴上
在黑石城,出门闲逛前大家会自带餐具(至少一个杯子)。你可以用这个到其它营帐去化缘。有时候玩饿了,在凌晨两三点也能找到一些营帐愿意为你现烤披萨,那种体验非常奇妙。
,化缘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蹭个吃喝,而是借个由头去结交新朋友。Gifting也是相互的,礼尚往来,别人享受了你的服务,他们也会随身带一些小礼物来送给你(但并非必须)。有一些来品尝我们中国白酒的火友,也随身带了一些小礼物。小到一个小手工艺品,或一张火人节贴纸,甚至一个祝福或拥抱即可。
一个火友送我的,可以用来装沙子作为纪念品带回去
在这里最让我最感动的是那些愿意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火友。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例子,是在火人节营地里,悄悄把移动公厕打扫干净,并插上鲜花、挂上装饰品,喷上芳香剂的人。我后来才知道火人节没有所谓的工作人员,只有志愿者和火友。他们不在乎你知不知道他们是谁,它们单纯的就是想让这个社区变得更好。
04
主题营帐
主题营帐(Theme Camp)是火人节的核心,大部分“节目”都是在各个主题的营帐里发生的。而且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的。整个营地有上千个营帐,我这次去过的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一。以下,我只能基于我的认知,和大家做个简单分享。有些我也只是听说,但没有去过。
正常Camp系列
静吧类
这类营帐有很多,大家可以在里面打牌喝酒聊天。有些火友可能会offer你一些大麻或LSD(不收你钱的,你可以选择不要)。唯一注意的一点是,这类酒吧里,LGBTQIA+主题的很多。直男直女也欢迎加入,只要你不介意被意外搭讪。
夜店类
整晚蹦次哒次的夜店,有营地里的,有Playa里,还有移动艺术车上的。经常有明星来串场。
美容类
提供桑拿、按摩、做指甲、做头发等服务。
修养类
瑜伽、冥想、配合芳香和颂波疗愈。
游戏类
滑旱冰、迷你高尔夫、保龄球等,24小时都可以进去玩
哲科类
有谈哲学的,有谈长寿医学的,有谈科学前沿方向的。很多都是去中心化的设计,大家坐在地下你都不知道主讲人是谁。火人节里有很多专业级大佬,听他们聊天很有意思。
特色Camp系列
营地蹦极
看起来很简陋,只要你敢跳,他就敢让你跳。
换衣店
你可以用你身上的衣服在店里换一件你喜欢的衣服,我们营里有个小伙伴,每天穿不同的衣服,全都不是自己带来的。
萨满
利用人体五感刺激+催眠,让你体验一次通灵或重生。
飞行体验
可以上热气球,或上螺旋桨飞机,很适合看日出或朝霞。
格斗类
两个参赛者会被吊起来,相互拿着软球棒互殴(不可用手或脚)。旁边有解说、有评委,男女可混斗(因为不同性别在火人节是作为完全平等看待的),现场气氛很好。
极端Camp系列
洗澡营
在沙漠里洗澡是一种奢侈,但有些营地有这样的服务。但在火人节,所有性别都是一视同仁的(不只是男女两性),所以大家都是一起洗,后面有专门的介绍,值得去体验一下。
Mycodelic
提供大麻、魔幻蘑菇、LSD等,并全程带你完成这个trip。
Naked Bike/Run
裸跑/裸骑,Ne Burner(新火友)的很好进入火人节状态的切入点。放心,没有人会多看你一眼,太司空见惯了。
Dinosour Camp
很好玩的运动,骑恐龙,自己意会。
BDSM Yoga
多领域融合创新。
Orgy Dome
营地里最著名的营帐。懂得懂,不翻译。
在主题营帐上,我想强调一点的是,所有的Camp都是免费的,在火人节里没有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每个Camp都是火友们免费付出自己时间、精力和资源来给大家提供“礼物”。Camp的种类之多,只要你愿意尝试,一周玩新都可以不重样的。
不容错过的项目推荐
到Playa看日出和日落
带上小音箱,在沙漠中听音乐看日出。喜欢照相的建议骑车到Deep Playa,大概需要5:45起床。有风沙的日子,拍出来的效果会更奇幻。
Playa日出与日落(在神庙旁边,印第安人会带着大家,跳舞庆祝日落)
Foam Menagerie
这是来火人节一定不容错过的项目。好几天没洗澡的你,可以在沙漠里洗一个蹦迪式泡泡浴。
大澡堂里面有一个长长的、用玻璃做的舞台。舞台上面有DJ,有工作人员兼舞蹈氛围组。舞台下面,都是全裸的各种肤色,随着音乐扭动身躯。
集装箱需要一批一批进去,泡泡从上而下喷下来,你需要在别人的consent下才能触碰别人。之后,上面会有清水冲淋下来,你会忍不住的大声尖叫欢呼。洗完后你也不用擦,舞台下面所有人随着音乐舞蹈,要不了五分钟就被沙漠的热气烘干了。
整个过程非常自然,没有人觉得尴尬,也没有人会侵犯别人,非常有秩序。在这里,既是身体的清洗,也是心灵的洗礼。各色人种,有男有女,高矮胖瘦,大家无边界的一起感受沙漠中清水的美好。
等待进大澡堂的人们
Mycodelic
在美国有一些安全合法的致幻剂(比如大麻或蘑菇),就像国内酒精一样只要你21岁以上就可以尝试。只要你有意愿,四处问问就有人会送你。尝试一定要和信得过且有经验的人一起,以免有bad trip。
05
火人节与儿童教育
对于我来说,火人节的多样性让我想起一个词University(大学)。在这里,大家学习如何去爱别人和被爱,如何去获得非物质性的快乐,如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尝试一些不曾想过的挑战。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黑石城就是一所独特的Social University。
可能让人惊讶的是,这里有很多老火人会带着家里的小朋友来参加火人节。有些小到5-6岁,已经开始帮助大人在房车旁边给火友们送冰淇淋或做柠檬水了。只要小朋友能自己骑自行车了,就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内容。
今年在China Village,我们遇到了一个9岁的北京女孩,她给我们分享了她认为火人节好玩的几点可以到处免费吃东西,可以到处免费玩,可以到处交朋友。很朴实的回答,也很好的了火人节的精神。
有些家长会担心,小朋友在这里会看到一些裸露的行人,也会看到很多LGBTQIA+。但这就是这个社会和人们最真实的样子,你不知道孩子们会用什么一种更糟糕的方式了解到他们,所以把火人节作为一个好的性教育场景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但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对他人的包容,让他们学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弹性”,更加有同理心。他们能看到自由的边界,也能学到Consent的重要性。这些在国内的教育中是极度缺乏的。就我自己而言,我很可能在明年或后年,带我家两个小朋友一起来参加火人节。只要及时正确地引导,我相信小朋友在这里的收获可能是受益终身的。
06
火人节的本质精神和哲学
火人节里有一个叫 Infinity love 的营帐,顶上有一个勉强能遮阳的布蓬,地下是一块块旧毛毯拼凑起来的“地板”,毛毯上面沾满了沙子。我在这里练瑜伽的时候,感悟到了火人节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它背后的哲学。
你可以说,火人节是性,或者火人节是毒品,或者火人节是放飞自我,是心灵疗愈、是反抗传统、是纪念亲人... 其实,没有人能定义火人节,因为它本身就不能由别人来定义。你是什么样的人,火人节就是什么!
在进入营区时,你需要放弃平日的洁癖,在地上滚一身的沙(进入黑石城的时候的仪式)。你要穿上嬉皮或稀奇古怪的衣服(或不穿衣服),踏着破旧的自行车。这些其实都在释放一个信号,你已经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在外面,不管你是老师,是律师,是创业者,是领导,来到这里你都要放下那些身份和自我认同,来接受一个更本真的自我。
以前看过一本书叫《未来简史》,其中有这么一段所谓的现实分三种,一种叫做主观现实,一种叫做客观现实,还有一种叫做“互为主体的现实”。所谓互为主体的现实,就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共同理念,一个只有大家都共同认可才存在的实体。比如说货币、语言、宗教、婚姻关系、国家边界、种族等等。
我们生活当中大多数的烦恼,都不源于当下,而是苦于在这些“互为主体的现实”未能得到满足,但其实这些“互为主体的现实”并不真实存在(你仔细品品)。火人节没有商业,没有种族之分,没有政府管控,让你放弃“虚像”,关注当下,和一帮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敞开心扉的生活,体验真正的自由与快乐。
所以说,什么能让你感到快乐,感到自由,感到舒适,那就是你的火人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种对火人节的定义。你的内心是什么,火人节就是什么。你还是你,只不过在这里,所有的个性和欲望都被放大了。不要听别人告诉你火人节是什么,因为只有你自己来发掘才能真的认识。
07
风沙、雨灾与逃离计划
在火人节里,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美好的,比如说这里的风沙。
沙漠地带,只要稍微有一点风,整个黑石城就会笼罩在厚厚的沙尘暴里(几乎是每天都有)。火人节的公共设施也很简陋,几万人共享不能冲水的移动厕所,还有一整晚吵闹的音乐。饮食方面也只能将就,我在的这个营地一天能吃上一顿热食就不错了。所以说,参加火人节不是让你来获得身体享乐的,而是精神上的“排毒”和“补给”,但这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get到。
沙尘中的火人雕塑
2023年9月1日的一场罕见的暴风雨,将火人节精神的试炼推到了一个新的高点。由于降雨量非常大,也非常出乎意料,整个黑石城变成了一个大泥滩。我们有个小伙伴从3点方向走回营地花了5个小时。我们的大营帐顶棚撑不住积水,我们挨个轮流每十分钟拿长棍子把水弄下来。营帐里也全都是泥,我们只有把鞋子脱掉,脚上套着塑料袋在深陷到小腿的泥地里生活。
但最紧要的问题是物资。由于接近火人节尾声,原先预估的水和食物有些紧张,我们不得不派车出城购买。车辆返程的时候被告知黑石城的道路已经无法通车,人都走不进去。CNN和国内的新闻都报道了我们的“遭遇”,感觉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事情真的有那么糟吗?
雨后在泥地里跳舞的火友
火人节很重要的精神之一就是学会“弹性”。“if you can't s the rain, learn to dance in the rain”(如果你无法阻挡雨,那就学会在雨中跳舞)。这句话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我们改变不了客观的现实,我们可以改变我们主观的感受。食物不够了大家就勒勒裤腰带少吃点,火人烧不了了,我们换成玩泥巴。
“nothing is bad, unless you think it is bad”(没有什么事情是糟糕的,除非你认为它是糟糕的)。有一个来过十多次火人节的老火友说它这么多年只在黑石城看过两次雨,上一次远没有这一次这么厉害。有很多火友都说自己感到很幸运能遇到这样一场“灾难”,真是人生的一个难忘的经历。
大雨过后双层完整的大彩虹,我也是第一次见到
由于9月4日的机票回国,所以我不得不在9月3日徒步出去,赶到旧金山。这意味着我只能带一个背包,而我要把我背包里的大部分东西送掉或者烧掉(因为寄回国更贵)。9月2日晚上,我们在营地里生起了炉火,大家把自己不需要的都烧掉了,以减轻行囊。
在营地里烧旧衣服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缺水缺食物的时候,周边的营帐主动过来给我们提供我们所需要的物资。有些走不回营地的人,我们也主动接纳他们,把空的帐篷让给他们留宿。我吃的最好的一顿早餐,就是风暴后隔壁房车的Silver Fox(这里很多人都用艺名)给我们端来的两大盘土豆薄饼。
由于不断有阵雨发生,路况依然很差。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通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获得补给。但在这样不确定的时候,很多陌生人依然愿意把自己的食物和水拿给你分享,我觉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让我想起在《泰坦尼克号》里,在沉船的时候还能让女士和儿童先走的那些英国绅士们。
08回程与
9月3日中午,我和小伙伴们终于走出了营地。
在往公路走的方向上,遇到了一个开四驱越野的火友,他自发来回接送“逃难”的小伙伴,并把我们送到了最近的公路上。之后我搭上大巴,顺利的回到了旧金山。
“逃难”中的我,坐在志愿者的车顶上享受不用徒步的快乐
在从旧金山回国的飞机上,我试着火人节给我自己最大的感触
一点我感受到的是,“现代社会”不一定代表了“文明社会”。高楼大厦和人均GDP是文明社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所有条件。真正成就伟大文明,除了经济还有人文,这包括火人节里不断强调的包容性和多样性。黑石城一点也不现代,但它很文明,是一种超越了这个时代背景的文明。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风调雨顺物资丰富的时候,也体现在灾难降临的时候。
第二,过去有很多火友回去传递了很多错误的信息。他们总是喜欢提到火人节的放纵和那些极端行为。拿这些内容在朋友面前装X会更有谈资。但我决定写这么长一篇文章来讲火人节,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其实火人节适合每一个追求美好,心态开放的人。我想我会很快带着我的孩子回来再一次参加火人节,让他们看到这个多样且美好的小社会。看到“世界大同”,而不是针锋相对。
第三点,我想分享的我对自由的理解。“自由”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做什么,就算是在火人节也有它的规定和底线。真正的自由是你可以选择不做你不想做的事情。这需社会的每个人都要对法律尊重,对人权尊重。
近几年,全球化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大量使用AI算法也可能导致信息茧房问题越来越严重,民众的观点也越来越偏激。火人节确像是污泥中的一朵莲花,它建立了一个去中心化,去商业化的乌托邦。大家用平等开放的心态对待彼此,对我来说是一个心灵的洗礼,并给我了很多正能量的精神补给。
我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国小伙伴,能感受一下这里的美妙与魔幻!
2踏入神庙的一瞬间,无条件的爱的能量喷薄而出,不知不觉已经泪流满面。
在火人节我参加了一场集体婚礼——一场嫁给自己的婚礼。“I vo to myself that I ill love myself unconditionally & unconventionally, From time to beyond.”
火人节变成了水人节,然后又变成了泥人节,从乌托邦变成了荒野求生模式。
努力拥抱不确定性,This is so called burning man spirit
变幻莫测的天气、日出日落、满月升起;极致的表达,极致的释放,探索自我的边界;我想我已经自愿成为了一名Black Rock Citizen,即使这座城市每一年只存在八天。
It’s a loving, inspiring & spiritual journey!
See you all next year, burners!
3性、裸体、夸张的表演、一场又一场的狂欢、类似身处异世界的美照......是火人节被许多人知道的原因、可能也是一些人的刻板印象和来到这里的那个驱动力。
但于我而言,这些或许都只是冰山上的某个棱面、会发光有噱头而已。冰山之下的“THE 10 PRINCIPLES”和拥有这一价值观的Burner才是这里所有一切的核心仿佛散落在这个星球上的孩子们每年有一周的时间重回自己“出生”的地方。
它不像是一群人的聚会,更像是同一底色某个群体的集体回家。
在这里,不伤害他人的一切出格都会被极度包容,自力更生和自我表达被相互欣赏,去中心化与非商品化的大环境下、Gifting无处不在。
在类似原始部落生存条件的这里,却催生了在我心目中代表整个人类最高度的社会文明。
Fareell Burning Man。Burner forever~
See U home next year。
4参加火人节我的感受
1. 2023年Burning man大约有8万人,是事实上的一个小镇,昙花一现的小镇,生命只有8天;
2. 不像在地球上,有种在avatar世界的感觉,却又像在地球上,超越种族和宗教乃至国度;拉里•哈维开启了一个牛逼的社会实践,至今快近40年了;
3. 很难描述火人节,跟我们CAS的一个观点一致很多事情,没有足够的信息量(都是瞎bb),你不在这里,不在现场,就没法真正理解它;
4. 一个充满了灰尘、沙尘暴的地方,白天酷热,缺乏洗澡的条件......对于迷恋舒适区的人来讲是个挑战,如果能很快的找到自己的舒适感,那其实是一种顶级能力;
5. 人的年纪大了,很容易对探索新事物丧失兴趣,其实可能是经历和自我保护的潜意识,但缺乏好奇心是创新和创业的大忌;摆脱舒适区,在新的环境中快速找到舒适感,这是一个重要的收获;
6. 门票几百美金(8万人),是个门槛(火人们也拒绝那些顶级享受者一个人一个房车,带私厨,最大功率的发电机......),否则即便7天的乌托邦也很难发生和持续发展;
7. 十条火人规则,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低规则度、自治的模拟社会的源代码,我更感兴趣的是这部分的实验。从过去三十多年的历史来看,这个昙花乌托邦的秩序性极其可以信赖(安全性还行);
8. 假设一出生就在这样一个小镇,且这个小镇可以一直继续漫天风沙、酷热、灰尘无处不在;镇上没有货币,依赖彼此的信赖和捐赠;镇上的居民有点暴露癖;奇装异服,迷恋节奏感;时速限制在5公里之内,有各种身心灵的orkshop(可以完成100种甚至200种体验),也有限制级别的(但其实就是一个门槛,也许没有那么重要);
9. 火人节成立至今大致36年,举办了34届,CAS今年正好6年;还是佩服拉里•哈维,人类如果没有乌托邦的尝试,如何没有加密货币,没有核弹,只有领袖,那么世界会怎样?如今他已经过世,火人节还可以持续多久?CAS可以持续到30年吗?如果有这样的小镇,可以生于此老于此,那将会如何?
5Face humanity,Explore yourself。说实话不亲自去来,真的很难解释什么是火人节。我们以为看到裸体就是sex,No,完全不是这样的。
在这里,Radical Inclusion(激进的包容)和 Radical Self-expression(激进的自我表达)是被鼓励的;火人节上也有很多是超越“性”的
我去了一些营地,我们讨论Longevity,讨论Math,讨论AI safety;我们也裸体过,去了Sauna Society和萨满教的冥想,参加亚马逊丛林一些民族的祭祀仪式;参加了自己的funeral,bury my past selves;也很高兴看到我们中国的白酒那么被老外欢迎,都是非常深刻的体验。
它可以有一切,它就是一个乌托邦,一个人性的放大器,虽然它需要通过巨大的外循环来补给、来维持,但正是这七天,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我身上有着绝大部分在中国长大的人都有的传统观念和纪律性,觉得在这里哪哪都是“红线”,因为这是过去熟人社会或者集体主义所鼓励的。
我觉得真正边界的打开,是丢弃以前的那套价值分类方法,好的坏的,富的穷的,美的丑的,敌人或朋友;我坚信,接受中国的,也接受世界的,也让世界接受我们。
6Burning Man 后劲无穷大。
这是一个去和留都自由的沙漠乌托邦,这是一个任何人都能找到“狂欢”方式的与世隔绝的“特别星球”,这是一个让你质疑自己到底属于这里还是100KM以外的现代城市的家的地方。善意、自由、共享、激情、社区意识、火辣、疯狂......是这里的标签。
“Temple of Heart”——冥想和哀悼的地方;“Pyramid”——可以不用喝酒就能蹦到天亮的地方;“Anamasana”——可以寻找自己的地方;以及还有给自己举办了一场葬礼的地方;给someone you love写一封情书的地方;饿了渴了可以任意化缘到美食好酒的地方;沙尘中也能随意找到帐篷安然入睡的地方......
就连走出这里的方式都这么特别,虽然抛下自己的行李,徒有俩光脚的我们,都那么坦然、从容和感恩。
我只知道,我还会再回来,并且很多次。心里最感谢的是这么多有趣的小伙伴,共同创造了burning man最珍贵回忆。
上一篇:乌鲁木齐小西门
下一篇:新华门 北京有四大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