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文化(中原文明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答题攻

生活知识 2022-12-23 16:19www.1681989.cn生活常识

以种植农业为标志划分,从裴李岗文化开始算起,中原地区的文化起源距今至少已有八千年之久。在裴李岗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农业已经告别刀耕火种时代,进入锄耕阶段,当时的粮食产量相当可观。后经仰韶文化时代进一步发展,农业工具的种类、数量和大型农具增多,并且制作更精良,储藏用的窖穴比过去更大,家畜饲养量增多。更重要的是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经验,为中原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文字的出现作为划分标志,中原文明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距今6000-5000年,属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时期为文明因素起源、积累期,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发展水平大体相同,处于并行发展的时期。此时,中原占有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地位,尚未取得政治和文化上的中心地位。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文明因素陆续出现,社会也在发生悄然改变。人们用模仿外界事物形状的简单符号纪录事件、表达感受,已出土的该时期的许多器物上的刻画符号正是后世文字的萌芽;一些大型聚落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组织发展、管理权威增强的证明;婚姻关系、社会组织、财产贫富等方面的变化,在许多墓葬中开始反应。郑州西山发现的仰韶时代古城址,不只是建筑艺术上的巨大进步,标志着中原地区城市文明的开始。


第二阶段,初级文明逐渐形成,中原文明的中心地位开始明朗。从仰韶文化经龙山文化发展到二里头文化,中原地区的文明因素在这一时段有一种急速增长的趋势。这与周边地区的同期文化形成明显的反差。由地区考古学的发掘看,仰韶文化时期,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和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等,都曾由东向西或由南向北扩展到豫东和豫南,甚至深入到豫中地区。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占据河南商丘、周口、许昌、郑州等地的大汶口文化,或退回山东,或融合于当地,完全被河南龙山文化所取代。这种现象反映中原文化在不断汲取周边文明因素的基础上,走在了其他文化的前面。


城市的出现与发展,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中原仰韶文化时期仅发现一座郑州西山古城。而龙山时代河南已发现了安阳后岗、淮阳平粮台、登封王城岗、辉县孟庄、新密古城寨等五处古城。龙山时代大批城堡的出现,标志着一个邦国林立的初级文明社会在中原大地已经出现。


(二)中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夏、商、周三代是中原文化的奠基时期。文字的产生使文化的传播与继承有了强有力的武器,故天文历法、礼乐制度,以及其他种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得以逐渐纪录下来。文化的兴旺,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和政权的完整化,社会秩序也得以安定下来。


春秋战国是中原文化的第一个繁荣时期。以儒学为首的诸子百家之学群起争鸣,使中原文化高度高度繁荣。这一时期中原文化的重心在以河南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两汉时期,中原文化进入第二个繁荣时期。当时文化界的代表人物有贾谊(洛阳人)、晁错(颍川人)、张衡(南阳人)、张仲景(南阳人)。由此可见,中原文化的第二个繁荣时期,文化人分布的范围虽有所扩大,但其重点仍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隋唐时期,中原文化进入第三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生活在河南的文化名人有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他们对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建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中原文化凭借政治中心的推动得到了高度发展。籍隶中原的第一流文化人物有邵雍,程颐、程颢兄弟。像苏轼、王安石等虽非河南人,他们长期在河南做官,在河南的土地上创造了光耀千秋的北宋文化。

Copyright © 2017-2025 www.1681989.cn 旅游攻略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