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长征故事 助推乡村振兴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江西省于都河畔的长征第一渡口前,唢呐呜咽,歌声如泣如诉,党旗迎风飘扬。《长征组歌》合唱团和当地志愿者身着红军服装深情演绎《长征组歌》第一篇章《告别》,吸引了不少游人肃立聆听观看。泪水,在许多人的眼眶里打转。
江西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8.6万名中央红军战士从于都的8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近年来,于都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长征精神研究,讲好长征故事,打响文旅品牌,坚定走好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
强化党建引领
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长征路、吃红军饭、住农家小院……走进于都县祁禄山镇金沙村,祁禄山红军小道上红旗飘飘。87年前,中央红军主力夜渡于都河,南下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之前,其中一支部队就是从这里秘密出发的。2016年,于都在充分保留革命遗址原貌的基础上,将祁禄山红军小道规划为红色旅游景点,通过挖掘红军长征经过时的革命故事,规划线路,设计一日游、半日游等研学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学习红色历史。
近年来,于都强化党建引领、系统整体推进,充分利用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在红色旅游景区(点)、革命遗址旧居,以生动活泼、润物无声的方式,讲述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弘扬革命先烈的高尚精神,让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在体验中感悟崇高、升华境界,在参与中怡情养志、益德益智。
梓山镇潭头村是于都县远近闻名的红军村。2019年7月,潭头村成立潭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纷纷加入,一同发展“富硒食堂”、民宿与红色研学旅游项目。“我们要把长征故事继续讲下去,把乡村振兴起来。”潭头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潭头村已有149户村民入股发展“富硒食堂”,17户村民办起了民宿。2020年,潭头村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接待各类研学游客6万人次,带动周边住宿、餐饮、购物消费等附加经济效益300余万元,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下一步,潭头村将努力挖掘整理红色历史,继续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如,积极与山峰坝长征渡口、青龙山红军小道相连对接,串联成党史学习教育“小环线”“大环线”精品线路;完善义务讲解员队伍,整理推出《毛主席来到潭头圩》《总书记来到我家》《33名潭头籍的长征战士》等红色故事;整修潭头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央军区总医院第一分院重伤员收容地等红色旧址,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载体。
梓山镇潭头村
挖掘产品特色
在红色历史、红色精神感召下,于都旅游厚积薄发,坚持红色传承、绿色生态、文旅农融合发展。
“以红带绿”“以红带兰”“以红带茶”,于都充分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将旅游元素融入富硒农业、兰花产业发展中,不断推出新线路、新玩法,初步形成红军小镇、富硒小镇、兰花小镇、黄金潭、大湾陂角童话新村等颇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走进于都县禾丰镇,一幅清洁美丽的乡村图景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近年来,于都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全方位多举措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升乡村“颜值”,有力促进了乡村特色休闲游、生态游、研学游、体育游等多元业态发展。
4年前,于都积极探索“景区+农户”“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联结机制,将尧口村、陂角村、麻芜村等6个自然村划定为乡村振兴试验区,推广建设生态田园综合体,将禾丰镇打造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兰花旅游小镇,让更多百姓成为乡村旅游的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为乡村旅游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今年9月,禾丰兰花小镇被认定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截至目前,禾丰兰花小镇带动村集体年平均增收8万元,带动周边6个村5000余户农户与兰花产业联结,开发就业岗位800余个,户均年增收3万多元。
禾丰镇博蘭园
,禾丰镇还配套打造了兰花新村、兰心社区、运动新村和童话新村4个新时代“五美”乡村示范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近年来,于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全域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立足特色和优势,紧扣全域、全时、多元理念,做大做强核心景区,做优做亮红色文化,全面推进于都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今年11月,于都县创评成为江西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发展全域旅游
为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快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提高于都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于都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于都出台了《于都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
近年来,于都将全域旅游融入大规划,将旅游业与工业、现代农业、休闲服务相结合,相继开发出采摘耕作、农事感知等旅游产品,培育了精品客栈、特色民宿等旅游业态,推动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融合发展,形成了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核心、多个精品区域为支撑的“众星拱月”全域旅游新格局。
在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于都聚焦重点项目,倒排工期、强化调度,扎实推进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改扩建、于都长征学院、长征历史步道、《夜渡于都河》剧院、“长征出发地”旧址群、红军街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打造一个具有国家气质、红色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地标。
“扩建展览馆,建培训基地,实现于都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当下的重要任务。”于都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谢芸华表示,于都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工程,深入开展长征精神研究,努力形成于都红色文化理论体系;优化提升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等红色景区服务品质,着力形成一系列契合长征主题特色的复合型文化和旅游产品;全力打造《长征组歌》、情景剧《告别》等精品演艺作品,有序推进红色街及长征历史步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动“重走长征路”,创造全程沉浸式的革命文化体验。
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加快推进,于都全域旅游正提质升级,开启新的“长征”之行。
第十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红色专题赛暨“新长征 再出发”于都县首届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启动
为持续扩大于都长征文旅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2021年11月28日,第十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红色专题赛暨“新长征 再出发”于都县首届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启动征集。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委、县政府承办,于都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为赛事命题单位,赛程为期1年。
本次征集,以“新长征 再出发”为主题,设置红色文创产品实物类(教师及专业人士组)和数字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组)两大类别,分别征集以下相关作品1.红色文创产品实物类工艺品设计,旅游商品设计,其他艺术衍生品设计;2.数字艺术设计类旅游宣传海报,交互设计H5,包装设计,服饰设计。本届赛事的举办,拟号召全国高校师生群体及社会人士关注于都,感受于都,走进于都,传播于都,用所学之长来讴歌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谱写新时代壮丽史诗,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大赛两大赛项分别设有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优秀奖15个,共90个奖项。即日起可在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官网.ncda..报名参赛,征稿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预计于2022年8月下旬公布奖项,11月上旬举办该赛项的颁奖典礼,详见大赛官网。欢迎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大赛进展,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