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科学家发现病毒进化规律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蓝柯教授与徐可教授团队,经过深入系统的研究,了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演化的奥秘。他们对全球超过千万的新冠病毒序列进行了详尽分析,同时研究了54个不同变异株假病毒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揭示了病毒进化的三大主要路径。
研究团队发现有些变异株如德尔塔(Delta)和拉姆达(Lambda),它们展现出强烈的细胞感染能力,但同时免疫逃逸能力相对较弱。这些变异株在感染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侵袭性,但却并未轻易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
一些毒株如伽马(Gamma)变异株则呈现出较弱的细胞感染能力,却拥有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这种特性使得它们能够巧妙地绕过人体免疫系统的防线,悄无声息地进行破坏。
团队还观察到一些变异株如贝塔(Beta),它们的细胞感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同步增强。然而这类毒株数量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病毒进化的特点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结果。
基于对病毒进化规律的深入理解,研究团队成功设计出一种名为Span的新冠广谱疫苗免疫原,这一突破性的疫苗设计覆盖了“共性突变”。实验证实,该疫苗能够激发针对阿尔法、贝塔、德尔塔以及奥密克戎等主要变异株的广谱中和抗体。未来,人们有望享受到“五年或十年接种一针”的长期保护。这一研究不仅数据规模庞大,涵盖了来自全球多个地区的病毒进化序列,而且路径预测精准,首次提出了病毒进化的轨迹模型,为疫苗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极为显著,它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冠状病毒变异提供了通用策略。这项研究的成果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新冠病毒持续变异的深层机制,也为全球疫苗研发开辟了新的道路,标志着我们在对抗病毒进化的战斗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