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名字是什么意思
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是近期迅速建设的两座医院,它们模仿了北京小汤山模式,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和患者的救治。这两所医院的命名十分霸气,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含义。
从1月24日开始,武汉市蔡甸区的知音湖大道上,千余名建筑工人鏖战正酣,建设起拥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紧接着,武汉市防疫指挥部决定再建一所拥有13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
火神山医院的名字并非源于属地原名,而是被建设者赋予的特殊意义。在楚文化传说中,湖北是火神祝融的后代所居之地,祝融是黄帝的子孙。人的肺部在五行中属金,火能克金,而新型冠状病毒惧怕高温。“火神山”之名应运而生,象征着驱除瘟疫、保护人类健康。
雷神山的名字则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雷神,他是惩罚罪恶之神。违背人伦法理、犯下不可饶恕罪行的人,将遭受五雷轰顶的惩罚。这便是“雷神山”一名的由来。
今日的中国,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方针下,正在取得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民战争的胜利。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加入,更是让人们的精神力量得到充分激发。
由中建三局等企业参建的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将用于集中收治新型肺炎患者,被称为武汉的“小汤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机械开足马力,建设者争分夺秒,力争早日完工。在这个本该阖家团圆的节日里,一线将士们却只能躲在临时板房里,或站在路边匆忙吃饭,然后又投身施工。
目前,火神山医院项目场地整平工作已基本完成,各种建材陆续进场。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正在努力施工,同时也有专业救援队入驻,为项目提供专业的施工安全和疫情防御措施交底服务。还有像河南退伍老兵王国辉这样的人,大年三十自驾300多公里,将自己种的8000斤蔬菜捐献给项目部,为武汉的抗疫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两座医院的建造不仅是抗击疫情的重要举措,更是人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象征。在这场攻坚战中,我们坚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