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全诗
生活知识 2025-04-11 18:49www.1681989.cn生活常识
“飞鸟尽,良弓藏”并非出自某首完整的诗,而是源于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句话源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春秋时期范蠡写给好友文种的信中提到的。
信中的原文如此深刻而有力:“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这段话背后隐藏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范蠡和文种是越国的两位杰出功臣,他们共同辅佐越王勾践,成功灭吴复国。历史往往充满了悲剧色彩。在功成名就之后,范蠡选择了急流勇退,隐退经商。他深感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写信给文种,劝他也离开。这封信中的话不仅暗示了勾践在成功后可能会对功臣进行打压,也表达了事成后被抛弃的无奈现实。
这段背景的解读让人不禁感慨万分。范蠡的智慧和远见让人敬佩,他的话语成为后世对“兔死狗烹”现象的深刻讽喻。这句话虽然并非一首完整的诗,但却因其深刻的寓意和历史的沉淀,成为了流传千年的经典名句。
文种未能听从范蠡的劝告,最终遭到了勾践的赐死。而范蠡则成为了富商“陶朱公”,他的明智选择让他得以明哲保身。后世以“范蠡泛舟”为喻,表达了一种明智自保的态度。
类似的典故还有韩信被刘邦诛杀时的感叹:“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些故事虽然悲壮,但却给人深刻的启示。这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智慧和选择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上一篇:南京邮电大学是211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