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的故事
马克思的一生充满了颠沛流离与坚韧不屈。长期受到政治迫害的他,在1845年放弃了普鲁士国籍,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公民”。他的子女在法国、比利时、英国等地相继出生,显现出他作为一个父亲的无私与包容。尽管他和妻子燕妮育有七个孩子,但贫困和流亡导致其中四名子女早逝,使得他的晚年常常回忆家庭时感慨:“我们像漂泊的船,但爱是唯一的锚。”
马克思的一生也充满了经济困境,贫困潦倒的他甚至曾因外衣典当无法出门,无钱买肉而断粮。恩格斯的出现为马克思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他不仅资助马克思的生活,还代笔文章、协助研究,连续20年经商以支持马克思完成《资本论》。马克思曾感慨地说:“没有你的牺牲,我绝不可能完成这一切。”他们的友谊被后人赞誉为“超越一切古人传说的友谊”。
在学术研究方面,马克思的专注和勤奋令人钦佩。他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有固定座位,每日工作10小时研读工厂年报。其他读者也会自觉避让他的位置,尊重他的学术精神。图书管理员曾评价他说:“他是我见过最勤奋、最准时的学者。”马克思的研究充满幽默与智慧,他常将复杂理论以生动比喻的方式阐述,如将历史唯物主义比作“一杯苦涩中带甜的咖啡”。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的安乐椅上平静逝世。恩格斯形容他“安静地长眠”,认为他的离世是“痛苦生命的解脱”。晚年的马克思经历了巨大的生活打击,妻子燕妮因肝癌离世,使他显得白发憔悴。恩格斯感叹:“摩尔(马克思昵称)也死了。”表达了他对挚友离世的深深哀痛。
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也令人动容。他们的爱情跨越了阶级的阻碍(燕妮出身贵族),在流亡中相互扶持。燕妮临终前的话“卡尔,我不行了!”让马克思心如刀割。他们之间的感情深如海洋,马克思紧握燕妮的手,小女儿回忆这一幕时表示“像热恋中的青年,而非垂暮老人”。恩格斯在燕妮墓前赞美她“将他人幸福视为己任”,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女性的敬仰。
除此之外,恩格斯还为了马克思的遗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耗时十余年整理马克思的遗稿,并于马克思生日当天为《资本论》第二卷作序,完成了马克思未竟的事业。这些事迹都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马克思的一生虽然充满困苦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