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当存高远的意思
“志当存高远”——这句流传久远的励志格言,如同智慧的明灯,照亮无数追求者的前行之路。这句格言,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家书《诫外甥书》,其字面意思简洁而深刻——人应该有远大崇高的志向。它不仅强调了志向的重要性,更激励人们超越现实的局限,勇敢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目标。
深层解读这句话,它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倡导人们突破现实的局限。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或许会让人们感到迷茫和无助,但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就能找到前行的动力。如同古人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的志向融入到家国情怀之中,超越自我,为了更崇高的目标而努力。
“志存高远”意味着志向决定人生的格局。诸葛亮的家书中进一步提到:“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这告诉我们,只有效仿贤者、摒除杂念、突破思维定式,才能让志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拥有高远志向的人,往往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非凡的成就。
我们也要注意,“志存高远”并非鼓励人们空谈理想,而是要结合脚踏实地的努力。正如王阳明所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只有立志并付出努力,才能让理想变为现实。
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启示。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在学业还是职业中,我们都应该设定清晰的长远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我们想要成为的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职业理想,也可以是我们想要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短期压力中迷失方向。
“志存高远”也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它激励青年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例如,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领域,青年们可以将自己的志向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相连,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让我们参考一个真实的案例——张桂梅校长创办华坪女高的事迹。面对资金短缺和社会质疑,她依然坚守“让山区女孩走出大山”的远大志向,最终改变了数千名女性的命运。她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志存高远”的深刻含义。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初心、坚守高远之志呢?我们可以借鉴《诫外甥书》中的方法论:“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学会忍耐与变通,舍弃琐碎干扰,广泛学习请教。这样方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初心和理想。让我们铭记“志存高远”的格言,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追求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