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石城旅游局好吗(石城县旅游局局长)
一、石城县旅游局局长介绍石城美景之旅
婺源石城,一处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最佳的观赏时段是早晨的5:00至9:00左右。这段时间里,你会经历晨雾初起、渐浓、在山谷间缥缈,然后被阳光穿透的过程,展现出不同的唯美风景。
二、探访石城县旅游局局长眼中的通天寨丹霞地貌风景区
石城通天寨,距离县城仅七公里的大畲村,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这里的山石仿佛人形物状,千奇百怪,美不胜收。你可以选择沿南门拾阶而上,感受山路崎岖的挑战;或者从北门步梯而下,享受轻松的旅程。
通天寨景区集中了众多景观,如大畲荷花观光园、古民居南屋等。特别是山上的“生命之门”丹霞地貌奇观、天然形成的千佛丹霞以及罕见的岩面龟裂地貌,让人叹为观止。站在玻璃观景台上,你还可以体验凌空观景的快感。
若你在七八月来到通天寨,山下的荷花盛开,荷塘边的全景照更是绝佳的景色。古老的客家驿道、将军桥的故事、傍山而建的客家古村落等,都让人感受到这个地方的深厚历史底蕴。
通天寨还是一处古战场,自宋代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残墙废垒、猴子城、万人坑等战争遗迹,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景区内的古代石刻、石碑,更是历代文人墨客的传世佳作。
三、石城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的介绍之旅
宁都县的历史沿革可谓波澜壮阔。早在秦统一后,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天下被分为三十六郡,宁都县属九江郡南壄县。随着历史的演进,宁都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革。
西汉时期,宁都县属豫章郡,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雩都县,宁都为雩都县地。历经三国时期的孙策、孙权两位英雄人物,宁都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单位的设立和变革。吴嘉禾五年(236),孙权析雩都白鹿营地置阳都县,宁都首次设立行政单位。随后的晋朝时期,宁都经历了多次行政中心的迁移和更名。大明五年(461),析宁都虔化屯置虔化县。南北朝时期历经多次战乱和变迁,直到隋唐时期,宁都县的行政区划逐渐稳定下来。
唐末至宋初,宁都县经历了多次战乱和行政变革。宋至道三年(997),宁都县属江南路虔州。大观元年(1107),虔州升为望郡,虔化为上县。绍兴二十三年(1153),改虔州为赣州,虔化也随之更名为宁都。元朝时期,宁都县经历了多次行政级别的提升和降低。明朝洪武二年(1369),宁都州改为宁都县,并建立了里甲制度。清初沿袭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宁都县升为直隶州,辖瑞金、石城二县。
近代以来,宁都县经历了更多的变革。民国二年(1913年),宁都复改为县。在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省曾转往宁都青塘,使宁都成为江西的临时省会。随着历史的推进,宁都县在不同的行政区划中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历史变迁的见证者——赣州与宁都县。岁月流转,时代的脚步在赣州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改赣南行政区为赣州专区,到设立员布乡,再到一系列乡镇的改制设立,这里见证了无数次的变革。如今,这片土地早已旧貌换新颜。随着历史的步伐走进今天的赣州地区,我们看到石城县对人民的奉献精神的杰出代表——常务副县长杨贵。这位年轻的领导者,在任职期间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林县严重缺水、交通不便和地方病肆虐的困境,他迅速发动全县人民共同奋斗。历经十年苦战,带领十万大军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这一伟大工程解决了林县人民的饮水困难,提高了粮食产量,彻底改变了林县的山区面貌。与此石城县文旅局局长所管辖的石城县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这座地处西江以南、大山之间的“禅意生态之城”,拥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禾楼舞和传统舞蹈中的“活化石”——乌浒族人的农耕故事。南江古水道流淌着百越文化的原始气韵,而天露山则是访古赏景的绝佳之地。呼吸着山间自然空气,享受高山负离子养生度假,让人流连忘返。这座美丽的城市展现着无限的活力和魅力,令人向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