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露无声湿桂花

传统文化 2025-04-10 09:48www.1681989.cn传统文化

“冷露无声润桂花”这句诗源自唐代诗人王建的中秋夜赏月作品《十五夜望月》。这句诗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意境,成为了描写中秋夜晚的经典之作。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这句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化背景。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句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构造极为巧妙。“冷露”与“无声”相结合,不仅突出了秋夜的寒冷与静谧,更通过“无声”二字,展现了露水悄然浸润的细致场景。而“湿桂花”则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又隐含了月中桂树的神话元素,将人间与月宫的意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拓宽了诗句的意境层次。

诗句中的双关与象征手法也运用得恰到好处。桂花作为中秋时节的典型象征,与“蟾宫折桂”的典故相呼应,隐喻着高洁与团圆。而露水“湿”桂花的动态描写,既暗示了夜色的深沉和寒意的加重,也反映了诗人望月时的专注与凝思,为后面的情感铺垫打下了基础。

从文化背景来看,该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融入了中秋节日的情感元素。王建巧妙地运用“桂花”、“冷露”等自然景物作为意象,将自然与情感融为一体,成为了唐代中秋题材诗歌的杰出代表。特别是诗句中的“无声”,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得清幽的意境与绵长的秋思相互交织,令人回味无穷。

这句诗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展现了中秋夜晚的静谧与清冷,同时借助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双关手法,传达出诗人对离散之思的含蓄感慨。它的艺术特色和文化背景相互映衬,使得这句诗成为了中秋夜赏月的经典之作,令人回味无穷,遐想连连。

上一篇:炒黄瓜的做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7-2025 www.1681989.cn 旅游攻略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